大暑小暑不是暑 立秋处暑正当暑
今天就是24节气中的“立秋”。首先要告诉你的是“立秋”了,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就已经到来了。气候学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“平均温度”,即当地连续五日的平均温度在22℃以下,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。我国地域辽阔,虽然各地气候有差别,但此时大部分地区仍未进入秋天气候,况且每年大热三伏天的末伏还在立秋后呢,尤其是南方地区在立秋此节气内还是属于夏暑,因而祖国医学对从“立秋”起至“秋分”前这段日子称之为“长夏”。
由于我国各地气候不同,真正的秋季开始时间也不一致。在气候学上,以每五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至22℃以下的开始日作为秋季开始,这种划分方法比较符合各地实际,但与黄河中下游立秋日期相差较大。立秋以后,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,晚稻移栽,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。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,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。
立秋节气以后仍是高温天气,虽然人们普遍认为立秋后出现的高温天气就是“秋老虎”,但也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:
一是秋老虎应叫做“夏老虎”:立秋之后,也就是8月上中旬的秋老虎应是夏老虎。处暑(8月23日)之前我国华北、江淮、长江中下游、江南、华南的许多地区还正处在夏季,有“秋后一伏热死人”的谚语,立秋节气15天内,仍处在二伏和三伏期内,正是炎热之时!所以,立秋节气以后的高温天气实属正常,夏季本来就应该炎热,这时的老虎,应该是夏老虎,提秋老虎太早了。
二是秋老虎应指先凉后热的天气:大气科学词典上说:秋老虎是我国民间对立秋之后重新出现短期炎热天气的俗称。这里的关键含义是天气变凉后再次出现短期的炎热天气,称为秋老虎。的确,每年8月22或23日的处暑之后,往往炎热程度减弱,早晚会感到秋天的信息。提到秋老虎形成的原因,大气科学词典提到:“副热带高压又再度控制江淮流域,气温回升,形成了闷热天气。”可见,南方处暑后天气也有渐凉的表现,只不过没有北方那么明显。秋老虎一般发生在8、9月之交以后,持续约7---15天,甚至更长时间。有不少年份,立秋热,处暑依然热,于是就有了“大暑小暑不是暑,立秋处暑正当暑”的说法,这种夏秋连热的情况出现,“秋老虎”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。当前并没有见到关于秋老虎天气的统一的、定量的标准。
2018年中伏的时间是从2018年7月27日—2018年8月15日,一共20天,这20天一般情况下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,在这里提醒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,尤其是老年人和小孩子。
在一般情况下,三伏天里的中伏是最最热的时候。中伏最突出的特点就一个字“热”,而且是又湿又热,是典型的“桑拿”天气!中伏时候往往让人想喘口气都觉得难受,在七八月份,副热带高压加强,在副高的控制下,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,使天气晴朗少云,有利于阳光照射,地面辐射增温,人们就感觉到天气就更热了。
中医认为,人体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,经络是运行气血及调节脏腑功能的通道。三伏贴中的有益成分属热性、阳性,贴敷于治疗穴位可激发阳气、鼓舞正气、祛除病邪、平衡阴阳、清肺益肾、健脾化痰、止咳平喘、提高免疫力、祛除体内陈寒,并为肌体储备阳气。所以,阳气充足则疾病多发季节不易被外邪所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