处暑后天气还会热吗 处暑后养生注意事项
还有几天就是处暑了,处暑后还要热多久?
虽然处暑之后天气转凉,但还是要地方秋老虎的到来,想要天气真正凉快下来还是要等到十月份左右了。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,过完秋老虎才是真正的秋天。
不过也不用担心,处暑之后早晚会有明显的凉意,再也没有暑日的炎热感,正午时候可能还是会热,但是下过雨之后会有明显的降温。处暑时期因为早晚有温差,所以在穿衣方面要多加注意,以不过寒为准,提高机体对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。
处暑后养生一定要注意7个事项
一、多睡一小时
处暑节气天气由热转凉,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,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,因此,从养生的角度来看,此时起居作息应作相应调整。
所以,每天增加睡眠一小时,并且保证有质量的午睡,可以让人精神饱满,并且在冬天来临之前储存能量,养精蓄锐。因此,大家可以在晚上提早入睡,并且坚持午睡的好习惯,即使睡不着,但闭目养神也是对身体有好处的。
二、多吃清热安神食物
处暑之后,早晚温差大,肠胃接受不了忽冷忽热的刺激,导致胃酸分泌增加,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,抵抗力和适应性就会随之降低,这时候容易出现一些肠胃病,患有慢性肠胃病的患者,往往会出现反酸、腹胀、腹泻、腹痛等症状。
所以,大家对于饮食要引起重视,此节气适宜进食清热安神的食物,如银耳、百合、莲子、蜂蜜、黄鱼、干贝、海带、海蜇、芹菜、菠菜等。此外,要少吃或不吃煎炸食物,这些食物会加重秋燥的症状。
三、避免过早添加衣物
这就是人们常说的“春捂秋冻”,大家在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,秋天也不要刚见冷就穿得太多,适当地捂一点或冻一点,对于身体的健康是有好处的。人的体温总是保持相对恒定,一般在摄氏37℃左右。如果体温太高或太低,都会使人体生理功能受到损害。
四、调节作息化解“秋乏”
随着天气转凉,很多人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,早上赖床不起,白天不爱动,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春困秋乏夏打盹中所指的“秋乏”。
正因为如此,大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,改掉夏季晚睡的习惯,争取晚上10点前入睡,以比夏天增加1小时睡眠为好,并保证早睡早起。另外,适当午睡也利于化解秋乏。
建议晚上22:00前入睡,早晨6:00左右起床即可。当然,如果能再早一点入睡的话,就更好了。
五、注意腹部保暖
处暑节气过后,天气渐凉,人们也开始从防暑降温逐渐过渡到防寒保暖上来。大家都知道寒从脚下生、养生先养脚的道理,却较少注意到肚脐也很容易受寒。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,皮下没有脂肪组织,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,因此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。
如果晚上睡觉没有盖好腹部,或者一些女性在秋季仍穿露脐装,寒气就很容易通过肚子侵入人体。轻则发生急性腹痛、腹泻。时间长了,寒气积聚在腹部,还会导致泌尿生殖系统的疾病,如男性的慢性前列腺炎,女性的痛经【痛经时不要忘记钱柜娱乐药业的远红外痛经贴哦,温经散寒,暖宫止痛,女性必备好物】……
六、多开窗少开空调
只要室温不高就尽量少开空调,多开窗,让空气流动,让秋杀之气荡涤暑期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。
另外,室内可以养些植物,如盆栽柑橘、吊兰、斑马叶橡皮树、文竹等绿色植物,可以调节室内空气,增加氧含量。
七、要坚持运动
无论是哪个季节,坚持运动绝对是没有错的。入秋之后锻炼的好处在于,在逐渐降低温度的环境中,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,能促进身体的物质代谢,增加产热,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。
但对于不同的季节,运动的类型和强度也应该有所调整,秋季的运动可选择快走、登山、打球等,对于老年人来说,运动要以“不累”为标准。做一些既可促进血 液循环、加快新陈代谢,又可使老年人一天保持良好的精气神。体育运动的时间适合选在早晚,中午由于室外天气仍然炎热,因此要避免这个时间段的户外活动